首页 > 专题 > 2007国庆特稿
“天路”带来的喜与忧
2007-09-11 00:00

周岩 (中国特稿社)

  扎西旺扎从藏北那曲的偏远牧区出发,一跪一叩拜,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来到位于拉萨的大昭寺前。

  他说,“这是履行对父亲的承诺”。笃信佛教的父亲要求家里每个男人都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虔诚。从那曲到拉萨的400公里的朝佛路上,每天都有进出西藏的火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常常有人透过车窗向他挥手。

  虽然“身体疲惫,但是心情很舒畅。”扎西旺扎说。

  在拉萨期间他还考察了虫草市场:虫草生意去年让他的家庭收入增加了一倍,看今年的行情还能赚更多。

  西藏自治区政府提供的数字显示,去年共有1300吨冬虫夏草等藏药销往内地,比前年增长7%。

  去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使各类西藏特产在全国打开了销路。一年来,共有44000吨西藏产品乘火车进入全国市场,其中包括机农产品、藏饰、藏药、藏香、牦牛肉、青稞啤酒和来自海拔5100米的高原矿泉水。

  与此同时,这条全长1956公里由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的铁路,还输送了62万吨物质进藏。

  由于它将“世界屋脊”上的西藏与内地连接在了一起,藏族人把她称作“天路”。

铁路改变生活

  “经济空前增长,生活水平提高,新创就业机会……都在改变着西藏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工作和心态。铁路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印度教徒报》记者N·拉姆撰文写道。

  上个世纪50年代,青藏公路建设者刘光繁牵着骆驼从青海的格尔木到拉萨走了三个月。同样的1142公里路程今天朝发暮至,拉萨到北京也不过是48小时的旅程。

  “火车带来了游客,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拉萨农民洛桑次仁说。他开出租车每月收入2000多元,是过去务农收入的三四倍。

  洛桑次仁住在离拉萨火车站最近的一个村子,火车为不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村里出租车由原来的10多辆增加到了70多辆。很多年轻人还承包了建筑工程,开了商店和家庭旅馆。”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繁荣了西藏的零售市场,很多农牧民在家门口卖起了自制的酸奶、牦牛肉和纪念品。

  在那曲开乳品厂的藏民强巴今年打算再买一批奶牛,将1500公斤的年产量再翻一番。“很多游客喜欢买西藏传统的奶制品带回家。”

  铁路也带来了高额的海内外投资。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何本云说,仅去年一年,西藏招商引资就达40亿元,相当于前五年的总和。

  内地投资商“救活”了拉萨郊区一个濒临倒闭的砖瓦厂。重组后的青达建筑材料公司雇用40名当地雇员,其墙砖和地板砖不仅销往内地省份,还打开了印度、尼泊尔等境外市场。

  高中毕业后一直待业的22岁藏族姑娘拉珍因此有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在公司当出纳。

藏文化焕发新活力

  来自青海玉树的藏族小伙子嘎玛赤列6月携全家12人乘火车赴拉萨朝佛,其中包括他73岁的奶奶和3岁的儿子。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到拉萨朝拜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

来自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数字显示,仅拉萨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去年就接待朝佛群众32.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6.2万人次。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罗布林卡共接待游客7.3万多人次,包括朝佛群众4万多人次。

这些朝佛者中不少是坐火车去的,穿着红色袈裟的喇嘛和携带朝佛贡品的民众成了车厢中独特景观。同时,也有不少藏族同胞坐火车到外地去,到青海塔尔寺等地朝拜,有的还去了北京的雍和宫。

  铁路也促进了藏文化艺术在内地的繁荣,不少大城市都出现了藏文化主题餐厅、酒吧和礼品店。

  兰州市最繁荣的商业街——张掖路一家名为源来格桑的店铺里,图腾手链、项链、佛珠、戒指等藏族特色装饰品一应俱全。店员王妍文说,藏族饰品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因为它们“好看、时尚”。

  今年2月,70名西藏土生土长的农牧民首次将藏舞“堆谐”跳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日喀则市拉孜县的农民艺术家扎西平措说,“希望西藏以外的人们也能了解西藏传统的艺术形式。”

人与自然

  藏羚羊保护员尕玛开着吉普车刚到达海拔4600多米高的青海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就有一只藏羚羊跟在后面欢快地奔跑。

  去年6月底,尕玛在巡逻时发现了这只刚出生几天就被妈妈遗弃了的小羊羔,它的一条前腿已经受伤。尕玛把它带到保护站,治好伤后把它放养在保护区。

  尕玛和同事们在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他给这只藏羚羊取名“尼玛”,在藏语里是太阳的意思。

  “第一次看到火车时尼玛才不到一个月,它很害怕,听到轰隆声就吓跑了。”尕玛说。

  如今,每天有6列/次火车经过保护区,尼玛和伙伴们已经习以为常。“它们会站住,看着火车远去。”

  总投资330亿元的青藏铁路从设计阶段就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和质疑,很多环保人士担心铁路会侵入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导致种群灭绝。

  火车的确将大量游客带入了西藏,也带入了可可西里。“他们中间有不少人为保护区捐款,还有的当起了志愿者,”尕玛说。

  西藏曾经有几百万只藏羚羊,偷猎等人类活动使其种群在过去几十年间骤减。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每年有大约4000只藏羚羊被偷猎者捕杀。西藏从1998年开始对藏羚羊栖息地加强监视和巡逻,并设立了三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面积的40倍。

  中国政府将野生动物保护作为青藏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沿线设了33处绿色通道以利于野生动物安全迁徙。

  去年林业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西藏的藏羚羊数量已达15万只,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两倍。仅可可西里地区就有5万只。

  “明年,青藏铁路开通两周年时,我们就要把尼玛放归野生藏羚羊群体了,”尕玛说。“坐火车来西藏的游客不妨向窗外留意看,可能会看到成群结队的藏羚羊迁徙产仔,说不定尼玛也在它们中间。”

有喜有忧

  “天路”通车一年来,人们仍在讨论它带给西藏的喜与忧。

  由于铁路的开通,去年西藏GDP增长13·4%,达290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2006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43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

  铁路首次将许多国人都视若异域的西藏自治区与内地紧密、便利地联系起来,一年来已运送150万人次进入西藏,占进藏游客总人数的一半左右。

  然而铁路也引发了包括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内的环保组织对脆弱高原生态的担忧。

  “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极难恢复。如何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是亟待大家共同关注的紧要问题,”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拉萨项目办公室主任达瓦次仁说。

  尽管今年6月的一项官方评估没有发现铁路对沿线环境造成明显的破坏,但环保官员已经对部分游客在车站乱丢垃圾的现象皱起了眉头。

  到2010年,进藏旅游的人数将达到600万,而西藏首府拉萨市区常住人口只有40万。旅游业产生的垃圾和污水将带来巨大的治污压力。

  青藏铁路修建前,拉萨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备,城市污水直接排到拉萨河。2007年1月投入使用的拉萨火车站污水处理厂是拉萨地区唯一的污水处理厂,专门负责火车站和四趟进藏列车的污水处理。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司长祝兴祥说。

--完--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